記者獨家獲悉,國家發改委主導的201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項目的申報工作已啟動。
扶持資金+示范項目,開啟了北斗產業2013年政策激勵的大幕。據參與2012年該項目評審的專家透露,目前企業申報積極,去年成功申請首批專項基金的公司今年多數繼續申報,按照計劃將在3月份結束申報,開始評比,5月份或公布結果。24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陳愛平也表示,要充分發揮船舶遠程跟蹤系統、衛星探測船舶識別系統、北斗系統在搜救工作中的作用。這意味著北斗在海事方面的應用或將加強。
自去年年底北斗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以來,北斗導航概念股連日走強。不過,有分析師提出警示道,相關業務對上市公司短期內業績尚無法提供足夠支撐。
10億專項扶持金申報啟動
“今年,發改委專項資金申報提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申報工作已經啟動,3月份就將結束,預計5月份財政部就能公布入圍企業的名單。目前企業申報積極,獲得首批扶持資金的企業目前大多提交了申報材料。
為推動衛星導航、衛星通信、衛星遙感等衛星及應用產業項目加快發展,發改委牽頭戰略新型產業發展基金設立了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項目。2012年首批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專項,于當年5月份開始申報,7月份財政部便公示擬支持名單。
根據公示名單,包括北斗星通、中國衛星、海格通信、中海達、數字政通、四維圖形等眾多北斗產業鏈上市公司申報的項目入圍,并獲得資金支持。
據上述知情人透露,2012年專項資金的總盤子在10億元左右。原則上,補助資金40%補貼研制單位,60%補貼應用單位。海格通信作為“TDMA/FDMA體制船載動中通衛星通信系統”、“兼容型北斗導航終端及其組件的研發與產業化”兩個項目的制造商,總計將獲得930萬元的中央財政補貼。
上述人士分析,今年扶持資金總額尚未確定,但是扶持力度應該不會減少,而且,由于北斗系統自去年年底宣布正式提供服務,今年與北斗系統相關的項目占比將進一步提高,去年占比約在40%左右。
北斗大規模民用示范起航
“今年沒有衛星發射任務,政府的主要精力在于扶持北斗產業發展。”業內專家介紹,交通運輸部宣布實施的“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范系統工程”比預期要早。
1月14日,交通運輸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加快推進“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范系統工程”實施工作,成為第一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民用示范工程。本次示范工程計劃用2年時間,在9個示范省市建設7個應用系統,安裝8萬臺北斗終端,按照每臺終端1000-2000元的價格來估計,將會產生8000萬元-1.6億元的市場。
上述專家指出,客觀來說,直接帶動的市場需求并不是很大,但如果考慮到在其他省市推廣、在海運空運領域推廣,整個市場容量就不容小覷。北斗系統正式提供服務,現在僅僅是行業應用的開始。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