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星先從北斗來,由北往西再展開。”在不少人的童年記憶中,月明星稀的夏夜,家中的長輩總是指著天邊的北斗星教孩子辨認,“只要找到了北斗星,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如今,城市的燈光“吞噬”了星光,許多有車一族開始習慣于借助GPS系統來確定方向。自駕車、出租車、長途客車、貨車以及公交車,這些我們日常的代步工具都需要GPS系統“指引”時,由美國國防部開發的GPS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在全球獨領風騷,也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諸多領域。
雖然兒時的北斗星光已經在記憶里漸行漸遠,但一顆新的“北斗星”卻開始在天空中“閃爍”。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區域服務,覆蓋地區西起伊朗、東達中途島、南含新西蘭、北至俄羅斯。隨著我國“北斗”正式投入商用運行,這個有著“中國芯”的衛星導航系統將率先應用于交通運輸重點營運車輛監控管理,交通運輸營運車輛將率先安裝車載終端。預計不久后,我市的出租車以及道路運輸車輛將可能率先“嘗鮮”,屆時,使用“北斗”來為我們的生活“導航”。
“北斗”獨門絕技超越GPS
什么是“北斗”?“北斗”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重大空間與信息化基礎設施,目前在軌衛星總數已達16顆,也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之后,全球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說起導航系統,人們耳熟能詳的當屬美國GPS全球定位導航系統。“一家領先,兩家加速跑”是當前全球導航系統競爭格局的寫照。GPS雖然還占據主導地位,但它的優勢正逐步受其他兩大系統的沖擊。相比較而言,最早進入市場的GPS勝在成熟,而“GLONASS”勝在抗干擾能力強,“北斗”的優勢則在于開放性和互動性。此外,“北斗”還擁有位置報告、短報文服務等多項“獨門絕技”,因為GPS和“GLONASS”這兩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只是告訴用戶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除此之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還可以將用戶的位置信息發送出去,使用戶想告知的人獲知用戶的情況。在緊急狀態下,它稱得上是開通了一條“救命通道”。
交通運輸行業將率先應用
想要打破美國GPS的壟斷,必須采用強制推廣的手段。記者搜集信息了解到,俄羅斯就是通過強制推廣“GLONASS”以對抗GPS,最終使得俄羅斯國內23%的飛機、87%的船只和80%的公共交通工具使用“GLONASS”。而“北斗”也將參照俄羅斯“GLONASS”,將在民用領域和GPS爭搶市場份額。
記者了解到,我市的交通運輸行業會最早享用“北斗”。在2011年10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應用示范工程啟動之初,就通過交通運輸部為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列了7個應用示范工程,“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范系統工程”順利成為啟動的第一個民用示范項目。該項目以現有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為基礎,緊密結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進程和道路運輸行業實際需要,通過集中開發相關應用系統和組織安裝兼容“北斗”的車載終端,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交通運輸行業的廣泛應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進展迅速,交通運輸部1月14日要求江蘇、安徽、河北、陜西、山東、湖南、寧夏、貴州、天津共9個示范省(區、市)的大客車、旅游包車和危險品運輸車輛,今年3月底前80%以上安裝“北斗”車載終端。6月1日后,凡未按規定安裝北斗導航系統的車輛,不予核發或審驗道路運輸證。
為市民生活提供諸多幫助
“‘北斗’是交通運輸管理發展的大趨勢,一定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拭目以待。”市運管處處長孟軍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以提高運輸調度的智能化,切實改變市民的生活。
當前,我市已經分別建立了出租車、長途客車、旅游客車、危險品運輸車、長途貨車等5個GPS監控管理平臺,利用GPS導航系統24小時“監管”全市的出租車、道路運輸車輛。對于我市交通運輸行業期待的“改弦更張”,市運管處科技科科長李煒告訴記者,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專門開發了兼容GPS終端的模式,這就意味著使用GPS終端的用戶可以單獨使用“北斗”,也可以使用“北斗”和GPS兼容使用的終端。類似于“一機雙卡”的手機,在我市道路運輸行業現有的GPS監控管理平臺都可直接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出租車、長途客車、旅游客車、危險品運輸車、長途貨車安裝“北斗”后,監控中心可通過平臺編輯文字,把路況、天氣等信息發送到車載終端,進行語音播報,并顯示對應文字。“對駕駛員超速行駛、超員及夜間是否停車休息等違章行為有很好的監控作用。”李煒說,“北斗”每20秒會把行車速度回傳一次,如果車輛超速,工作人員會立即發送信息提醒駕駛員。可以預見,安裝了“北斗”后,我市的道路運輸管理會更加“省心”,管理效率也將明顯提高。
坐在家中如何最快坐上出租車?很容易,利用“智能打車”系統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輛空車發個召喚信號就行;自來水、天然氣這些管道怎么老是被挖斷?別擔心,今后這些挖掘機一進入地下管網密集區,可能就會接到自動報警;老人孩子容易迷路急壞家里人?別怕,戴塊手表,不但能顯示具體地點,還能自動回撥電話到家人手機上……這些都是基于“北斗”衛星網絡的新技術。由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多才多藝”,還能幫助對漁船實施動態監控、應急救援和防風救災,開展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大氣、海洋和空間監測運行應用,會給科學研究、社會管理和日常生活提供很多便利。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民用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在仰望北斗星的同時,我們也在期待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我們帶來新的生活。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