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服務,二級市場涉足北斗產業的上市公司近期股價持續走強。昨日,北斗星通、國騰電子、華力創通、中海達等概念股紛紛漲停。
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李東航認為,北斗導航產業前期發展仍將以政府投資為主導,在短期內出現集體業績爆發的可能性較低,未來北斗導航產業鏈上將漸次受惠。
地方試點應用先行
日前,交通運輸部發文要求,天津、河北、江蘇、安徽等9省(區、市)作為示范省份,須在3月底前完成本省80%以上北斗/GPS雙模車載終端安裝任務。這是交通運輸部組織實施的第一個北斗系統民用示范工程。
對此,李東航認為,北斗導航產業前期發展仍將以政府投資、推動示范應用為主,并且先在地方試點應用,在地方試點取得成功之后向全國推廣。
據李東航透露,目前,上海、廣東等地已經出臺相關投資政策,地方配套投資占比在20%左右。其中,廣東制定的計劃目標是,到“十二五”期末,全省關鍵領域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省內骨干企業導航系統將由單純的GPS向GPS+北斗轉型。
李東航認為,北斗導航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不可能出現全面開花、集體業績暴增的情形,但從產業鏈的角度看,涉足衛星導航領域的公司將漸次受惠于由政府推動的產業示范工程。
訂單仍以軍工為主
日前,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中國衛星導航產業會突破5000億元。北斗導航系統應用產業化的預期引起二級市場投資者憧憬,北斗星通等上市公司受到熱捧。
“投資者不應該僅僅關注上市公司主業有沒有北斗導航系統芯片,更應該關注公司芯片產品所定位的應用領域。”李東航表示,目前大部分企業已經掌握衛星導航應用技術,面向軍工領域的公司可能依賴軍方訂單,情況會好些,但是單純生產民用產品的公司將有可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尤其是來自海外企業的競爭。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涉足北斗導航產業應用產業化,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國騰電子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楊國勇透露,公司參與北斗二代應用終端測試,并且獲得一定份額的軍工應用終端訂單。“總體而言,公司對于招標結果很滿意,這將為公司技術儲備奠定基礎,有利于公司未來發展。”楊國勇如是說。
華力創通董秘吳夢冰表示,公司主要面對國防電子領域。基于北斗系統,公司目前已開發出針對國防專用、軍民兩用以及民用的基帶芯片,北斗相關技術達到40多項,覆蓋整個產業鏈。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