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大型顯示屏精準顯示前方車輛動態(資料圖片)
10日上午,隨著第58套北斗物聯網車載終端設備安裝到位,一大型國企孝感分公司成為我省基于北斗二代定位導航的首批集團用戶。這也意味著我省北斗定位系統規模化應用進入實質階段。
“天眼”看清“地下”車輛
在孝感這家國企的停車場上,記者看到,工程師給數十輛貨運車及公務車安裝上了一套套車載設備,包括顯示屏、攝像頭、對話機和終端控制儀。無論車輛在外行駛還是處于靜止狀態,這套位置服務系統除了精準的行駛軌跡查詢,還能從后臺向前方車輛發出短信并進行語音播報;駕駛員點擊車上按鍵可與控制中心實時通話。
據依迅公司工程師陳明浩介紹,市面上的普通導航儀不能定位地下停車場內的車輛,而該公司基于北斗和WiFi的室內外混合定位系統,可以實現室內外定位的無縫對接,就算貨運車輛開進了地下停車場,也能輕而易舉被“看見”。
4000億元產業前景可期
據介紹,美國的GPS系統已是全球最大的衛星定位系統,我國電力、交通、通信等關鍵行業也普遍使用GPS。但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基于國家安全會考慮關掉他國的GPS,這對我國相關行業來說,使用國產的衛星定位系統意義重大。
自1985年我國開始“北斗”定位系統的相關研究至今,“中國人的北斗”已成功發射16顆衛星,服務范圍全面覆蓋亞太區域,“北斗二代”的應用也在世界范圍開始展開。
作為國內最大的北斗系統應用商,武漢依迅公司已經在公務、警務車類,物流、危險化工、煙草、煤炭運輸等領域,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應用系統。比如,給運煤車裝上能夠實時監控的“電子警衛”,運輸過程中如果出現少煤現象隨時報警;給執勤民警配備3G單兵終端系統,實現警務調度的智能化。
目前,我國北斗定位系統應用雖然剛開始起步,但在定位精度和速度上都遠遠高于美國的GPS衛星導航服務。專家保守估計,未來8到10年,“北斗”系統在國內的應用市場規模可達4000億元。
“定位”讓生活充滿智慧
私家車如果被盜用,或發生不明原因的位置變化,通過北斗定位車主用手機就能精準了解其位置,并且通過手機發出指令,讓車輛斷電熄火;小孩或老人這類需要更多關照的群體,通過一個基于北斗應用的小小芯片,就可以實時了解其所處位置和最新動向;走進商場可通過手機進入一個特殊的導航系統,集自身定位與導購功能于一體,讓逛商場變得更有樂趣……
業界人士稱,隨著北斗服務及應用在民用領域的大面積推廣,深入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預見北斗的服務也將和手機一樣變得不可或缺。人們的生活將因為“定位”而更加智慧。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