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工信部復函重慶市政府,支持重慶(兩江新區)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并于同年8月正式揭牌,這是西部第一個、全國第四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先導區如何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如何助力產業升級?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明月湖協同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院長楊斐、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車聯網項目負責人杜志紅、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謝建家在論壇上,分享了先導區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設成果和經驗。
加強觸達、搭建場景,建設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的先導區
圖注:明月湖協同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院長楊斐
據楊斐介紹,重慶先導區建設了55公里的測試道路,并劃分為三個區:試驗區、中試區、推廣區。其中推廣區的定位是能夠在兩江新區,甚至將來可以在重慶市,做智能網聯車和智慧交通的升級改造,更多聚焦在如何能讓老百姓有獲得感。
圖注: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車聯網項目負責人杜志紅
杜志紅強調,車聯網先導區項目建設一年多以來,其中一個感悟就是實現了社會價值,把路端建得更智能化,讓平臺和小程序可以更聰明地服務于廣大群眾,讓群眾有體驗感、獲得感、幸福感。
圖注: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謝建家
謝建家也在演講中提到了“獲得感”的問題。謝建家認為,無論是建設先導區,還是雙智(智慧城市、智能網聯車輛),首先需要關注的問題就是如何讓老百姓有更強的獲得感。
騰訊對此提出了“泛V2X”的解決方案,把騰訊在C端積累的用戶生態,與智能網聯生態形成連接,助力各類應用場景便捷地觸達用戶,讓老百姓在第一時間體會智能網聯帶來的便利,能夠更多地去體會智能網聯到底能實現哪些功能。
當前很多城市都在建設車聯網先導區,國家級的先導區就有四個,16個城市先后成為雙智試點城市。但各個地方的情況和特點不一樣,面臨的問題和需求也不一樣的。“所以做先導區應該以用為先,真正解決問題。”謝建家表示。
騰訊在參與重慶先導區建設之前,充分分析了重慶的特點,比如路況和天氣復雜,有車、船、軌道、索道等各類交通工具等等?;谶@樣的特點,騰訊在重慶參與打造了城市級MaaS出行平臺,融入泛V2X能力,把自動駕駛車輛、網聯車輛、自動駕駛船等出行工具都融入到一起,乘客通過MaaS平臺,就可以做到各類交通工具的統一銜接。
“MaaS平臺除了傳統的網約功能外,還整合了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功能,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出行效率。”楊斐介紹道。
杜志紅還提到,MaaS平臺正在引入“碳中和幣”的理念,用戶步行、乘坐網聯公交和自動駕駛車輛,都可以積累碳中和幣,用于兌換咖啡等等。“所以在運營端,我們也需要社會資本的參與。”杜志紅表示。
此外,重慶先導區處于建設階段,現場有很多運輸大車,這給安全駕駛帶來了一定的隱患。騰訊專門針對貨車司機開發了相關App,通過泛V2X的能力,實現安全預警等功能,對司機會有非常實際的幫助。
楊斐表示,先導區當前重點做的一個事情就是把運營場景進行豐富。“我們現在梳理大概有90幾個運營場景,在項目里面,特別跟智能網聯相關的場景,都在一一去落地和示范。”
智能網聯推動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的關鍵所在。工信部曾明確表示,重慶(兩江新區)車聯網先導區的任務之一,是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楊斐看來,這個任務為兩江新區的傳統產業升級帶來了很大的機遇。
兩江新區現在有12家整車廠,汽車產業是第一大產業,電子信息是第二大產業。楊斐介紹稱,通過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的發展,可以有效帶動整個兩大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如何把我們的產業結構變得更優?做得更好?智能網聯甚至對于整個重慶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切口。”楊斐總結道。
杜志紅也表示,這樣的融合帶來了很明顯的效果,汽車和電子產業的智能化、網聯化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提高整個產品的附加值,這就帶來產業的升級,對政府來說,意味著更多的稅收,從而就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智能網聯的建設。
最新數據顯示,兩江新區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達到了35%,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其中長安汽車已經實現新車100%網聯化,長安福特的網聯化率超過90%。未來,騰訊仍將全力為重慶汽車行業提供成熟、完善的智能方案,助力重慶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
賦能城市管理 讓先導區實現可持續發展
謝建家表示,車聯網先導區除了做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之外,也可以延伸到城市交通,包括智慧城市的方向,因為一個基礎設施建完,如果只服務于單一的場景,基礎設施是挺浪費的。
“我們推出了泛V2X的產品,使得我們現在的5G公網,嫁接到現在已經傳鏈的手機,還有車機上面去,使得車路協同在車這個終端上,不會受制于OBU的發展,可以覆蓋到全鏈幾億用戶,這個打通之后,我們就可以廣泛地把城市交通里面的一些問題、一些需要解決的場景,用這個體系來解決,讓廣大的老百姓有更強的獲得感。”謝建家介紹道。
杜志紅提到了部分應用場景:比如路燈等設備,利用已有的智能網聯能力,讓攝像頭、雷達感知到車流大小,如果少輛車行駛的話,就調低路燈亮度,既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也為城市管理提供了解決方案;特種車輛裝載了智能網聯設備,與路測發生通信之后,緊急情況下,可以優先調控紅綠燈,保證快速高效的社會救援。
打造開放的“朋友圈” 助力先導區價值提升
謝建家強調,車聯網先導區需要大量的應用,這些應用都由騰訊來開發是不現實的,騰訊希望能夠把車路智慧化的能力,通過開放平臺,給到應用開發者,讓開發者能夠不斷地去開發適應當地需求的應用。
騰訊參與重慶先導區的建設,一個核心目標就是要建立非常廣泛的朋友圈,不管是硬件的朋友圈,還是軟件的朋友圈,“我們在先導區搭建了一個開放平臺,開發者和合作伙伴可以直接調用場景、接口和能力,去做相關的應用,讓整個先導區的應用生態越來越豐富。”謝建家表示。
楊斐透露,先導區當中的試驗區,當前正在嘗試做一個“路控車”的方案,把道路升級成L4級道路,實現L4級的自動駕駛。目前,試驗區聚集了46家國內頂尖科學院,“我們希望不只是這些道路打造一個交通場景,而是一個智能網聯跟自動駕駛的實驗場景。”
楊斐表示,入駐的這46所院校基本都依托重慶和兩江新區的產業基礎,為先導區進行科技的賦能。“當前我們重點做的一項工作,就是把企業需要的場景、科研需要的場景,與產業端有機結合起來,產生更好的化學反應。”
在杜志紅看來,先導區還有一個重要的收獲,就是帶動產業創新。汽車產業和電子產業的升級,需要面臨算法、芯片、人才等多方面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先導區梳理了產業上中下游的各個環節,包括和院校、企業共同搭建人才計劃,通過對人才的培養,實現整個產業和創新升級,進而獲得更強的社會價值、產業價值和創新價值。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